內容摘要:
再見捌捌陸,是對臺灣眷村歷史的雙關語,道出過往動亂時代中的眷村光景,雖已離我們遠去,今日,高雄市政府透過保存最大規模的海軍眷村文化景觀-明德新村,規劃為臺灣眷村文化園區,完整再現臺灣眷村文化的故事點滴。高市府期待此一園區作為臺灣眷村歷史保存活化的重要起始點。
2005年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統計資料顯示,全國列管各軍種眷村共有886處,高雄市縣市合併後,同時擁有三軍軍種眷舍,保存眷村文化景觀範圍近90公頃,包括陸軍軍官學校所在的鳳山黃埔新村、海軍軍官學校所在的左營明德新村、空軍軍官學校所在的岡山醒村與樂群村等,保留範圍是全臺之最。
1945年起,來自大陸各地的百萬軍民陸續於配置的房舍落腳,有一個單位容納5、6戶,也有高階將領所住的獨棟眷戶,一條路隔著南北與對面住戶對望,在冷戰時期形成臺灣獨步世界的「眷村文化」。時光荏苒,歲月流逝,1996年《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》通過加速臺灣眷村聚落的消失,高雄市政府鑒於高雄眷村保存的重要價值,積極向眷村管理機關─國防部協商保留並取得代管。2014年開創全國推出「以住代護計畫」,吸引全民看屋潮。2017年取得文化部眷村文化資產保存新星計畫的支持,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推出—「高雄市鳳山黃埔新村建物整修及展示推廣計畫」及「高雄市左營海軍眷村文化景觀活化及再利用計畫」,推出升級版「以住代護‧人才基地」、「以住代護‧全民修屋」計畫。2018年高雄市政府與國防部邁出眷村保存新紀元,啟動「以住代護‧老屋勞動營」、「以住代護・眷村民宿」,延續眷村豐富的生命紋理與居住機能的本質。
「再見捌捌陸─臺灣眷村文化園區」以「捌捌陸」象徵文化與歷史符碼,「再見」除了向流逝的眷村歲月致意,更為迎接眷村新生表示喜悅。全區主要以4大棟建物組成:「眷村時代館」訴說漂流及落定的烽火歲月,展出如勳獎章、逃難時的舊皮箱、砲彈箱米缸等;「眷村聚樂部」呈現來臺後軍區文藝與娛樂空間氛圍,展出如眷補證、紀念牌、《創世紀詩刊》等,呈現俱樂部、電影院與創世紀詩社的文化氛圍;「眷村.潮」則是介紹眷改後眷村所面臨的衝擊與轉變,並加入AR體感式再現眷村的新舊對比;「眷村共生基地」則是記憶分享、文化創意,以及提供熱愛眷村文化的創作者交流的場域空間,此處將展出本館典藏軍用服飾、裝備、徽章等歷史物件,以及各類海軍臂章配件,與見證眷村時代變遷的生活物品,營造出過往生活的氛圍與記憶。
未來,總園區將由眷改後明德新村57棟房舍組成,構築全臺規模最大臺灣眷村文化保留園區,形塑專屬臺灣歷史之人文場域,期盼讓「眷村」不是一個凍結於時空中的代名詞,從而引起大眾對眷村文化的共鳴與關注,希冀為臺灣歷史進程文化保存與活用盡一份心力,進而理解臺灣文化多元的歷史現場。
相關連結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