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間藝文 news
海島‧海民──打狗魚刺客海島系列 – 臺南故事 Island ‧ Islander──Fish Snipers’ Island Series─Tainan Story.
活動日期: 104.12.26~ 105.01.24
活動單位:
售票系統相關連結:
展覽名稱:海島‧海民──打狗魚刺客海島系列 – 臺南故事
Island ‧ Islander──Fish Snipers’ Island Series─Tainan Story.
藝術家:安聖惠、李俊賢、李俊陽、呂沐芢、拉黑子‧達立夫、林純用、何佳真、陳彥名、陳奕彰、張新丕、曾琬婷、黃志偉、焦聖偉、楊順發(依筆劃排序)
展覽總監:李俊賢
策展人:陳彥名
主辦單位:臺南市政府文化局
合辦單位:財團法人台南文化基金會、In Art畫廊、東門美術館、索卡畫廊、德鴻畫廊、新心藝術館、高雄市潛能幼兒園 設計單位: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、音像互動媒體實驗室
展覽日期:2015年12月26日(六)~2016年1月24日(日)
展覽地點:臺南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一、二樓
開幕: 2015年12月27日(日) 下午15:00
座談會日期:2016年1月9日(六) 下午15:00-17:00
座談會與談人:
李思賢(策展人,東海大學美術系所專任副教授) 、
陳泓易(獨立策展人,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專任助理教授)、
簡子傑(藝評人,策展人)
展覽簡介:
海洋美學,府城況味 文/陳彥名
台南應該是目前台灣地理史上地形風貌改變最大的區域,三百多年前的台江是一片由北線尾、鯤身嶼等沙洲圍繞而成的內海。台南也是台灣最早透過海洋連結國際世界的地區,歷史人文變遷也脫離不了海洋的影響,因為最早它的地理形貌為內海,在考古觀點上,說它是「建立在海洋歷史座標上的城市」也不為過。
海洋長期以來受到政治軍事支配的影響,以海洋為議題的視覺藝術創作,總是局限於海岸寫生式的海平面式構圖,多為表象風景的描寫表現,很少觸及海洋文化內在的生命意義。
居住在台灣島上的各個不同族群,都有海洋活動的歷史經驗,無論是南島語族人駕駛有著側翼板的船隻配合季風洋流遠航,還是近代的移民渡海過鹹水航越過黑潮,所有台灣這片土地的人都是海洋之子。
身為海洋之子必須了解族群所曾擁有的海洋特質,而「海洋美學」是台灣最能在世界藝術史上立足的根本命題,故以此宗旨來建構屬於台灣的海洋文化圖像系統,是魚刺客藝術家的文化再造使命:「生命的起源基礎,先有海洋,再有陸地;文化的發展,先有人,才有藝術。」就一個海島的歷史與人文發展而言,海洋不是陸地的邊緣,海洋是一切生命徵象的核心。從文化區域溝通的觀點而言,圍繞在島嶼之外的海域,不是阻隔,而是通行的道路與「海上的田」。
「魚刺客」藝術家們來自於不同族群,在這座島嶼創作海洋生活的內涵,並思考如何發展有別於以陸地為核心的觀點,重回曾被各種意識形態禁錮的海洋,重新發掘海洋文化的根本屬性。